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

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

"不相愛,即如死滅" (We must love one another or die.)

"愛是唯一理智的行為"

"愛是贏的,愛永遠是贏的"(Love wins. Love always wins.)

"死亡,是件悲傷的事,米奇,但活得不快樂也是悲傷"

"不執着的意思,並不是你不讓感覺的經驗穿透你,事實上正好相反,你要讓他完全穿透。這樣你才能將它放下""

"去做出自你真心的事情。這樣去做的話,你不會感到失落,不會感到嫉妒,不會羨慕別人擁有的東西。相反的,你會覺得一切付出只有莫大回報"

"生命中最要緊的事,是學著付出愛,及接受愛"

"愛是唯一理智的行為"

"學會死亡,你就學會活著"


以上的都是"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"裡的一些說話。

我寫著這一篇感想,是希望自己不會忘記在此書中學到的一些永垂不朽的智慧。

"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"是一本關於愛與人生意義的書。書中故事是作者的親身經歷,是講述作者的一個患了ALS(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),還有數個月生命的教授,如何在生命最後的日子中為作者上的14堂關於人生的課。

作者是一個典型的城市人,每一天就是忙著工作。在事業上他做得不錯,但營營役役的生活沒有讓他快樂,而他亦不明白為什麼不快樂。在一個巧合的機會,他知道了最喜愛的教授患了ALS,只剩下4,5個月生命。他前往找他的教授。就這樣,他們就開始了他們每個星期二的約會。

在每次的約會中,作者會跟教授討論關於死亡、愛、青春、寬恕、家庭等的話題。教授分享了他的生命意義,教導作者如何對待事情或感受,從而得到生存真正的價值及愉快的生命。

教授告訴作者,生命中最要緊的事,是學著付出愛,及接受愛。他鼓勵作者思考什麼對你的生命最為重要,這就是你想要的人生嗎?還是缺少了什麼嗎?

 教授說,學會死亡,你就學會活著。
他希望作者能了解到死亡終是會來的,生命總是會完結的。他明白到每當這樣的角度去看待你的生命,那看事情就會不一樣了。我們把很多事情都看得太理所當然,卻又重視一些不能滿足我們的物質生活。當明白到終會死亡的時候,就明白什麼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。

 教授講述有關家庭。
家庭十分重要,沒有什麼可以替代家庭的關愛,照顧,支持。金錢不行,名聲也不行。同樣,家庭亦教你學會怎樣愛人,關顧別人。當你年老或患病的時候,更覺得家人的照顧是多麼的重要。而且組織家庭的經驗亦是十分難能可貴。所以我們必須愛我們的家庭,就如同教授引述詩奧登說的"不相愛,即如死滅"。

 之後,他們又談論到執著及衰老。
教授說到"不執著的意思,並不是你不讓感覺的經驗穿透你,事實上正好相反,你要讓他完全穿透。這樣你才能將它放下"。我們要放下我們的感受:我們努力的體驗這些感受,好好的思考他,但之後我們必須放下它,不要被感受控制你的生活。
致於衰老,我們不需要因為它感到難過或恐懼。我們要明白到20歲有20歲的辛酸或自由,80歲也有80歲的智慧及疾病。我們只要接受你就是你,我們每人都會經歷年青及老年,所以不用羨慕或什麼的。

 然後的幾個星期,他們聊到關於金錢、愛、婚姻、文化、寬恕

 金錢  - 
"金錢,權力都無法替代溫柔"教授說道。這個世界的文化告訴你賺錢愈多愈好,物質擁有愈多愈好。他們不斷擁抱物質,但物質永遠無法取代愛、溫柔、或親切、或手足之情。教授得到病後,他常邀請朋友、學生、同事等等來他的家。雖然他的家所有的物件沒有改變,但卻變成一個富裕之家。教授認為物質不能讓你滿足,只有不吝惜的分享你的時間、你的關懷、你的才能。這樣做就能得到大大的滿足。所以我們要投入去愛人,投入去關懷周遭的人,投入去創造一些讓你活得有目的、有意義的事。對別人付出,才讓他覺得自己活著。

  -
"愛讓你活在人間,就算死了也活著",教授說了一句"誨人不倦,至死方休"。我明白到,只要你是真心的,全心全意的聆聽別人的說話,分享自己的情感,對方就會感受到你的愛及溫柔。這一點便會長在對方心中,而對方就會以愛去回應你。

 婚姻 -
"相信婚姻的重要性" ,現代的人都比較懂得愛自己,卻忘了找到至愛的重要性。當我們生病或老去的時候,愛人就是在你身邊的那一個
在婚姻,你會受到考驗,會發現自己是誰,發現對方是誰及如何相處。而教授說,"愛情和婚姻有幾條不變法則:如果你不尊重對方,你會有很大的麻煩。如果你不懂如何折衷,你會有很大麻煩。如果你們之間不開誠佈公,你會有很大麻煩。如果你們的生命沒有相當的共同價值,你會有很大麻煩。你要有相近的價值觀。"
而雙方要相信"不相愛,即同死滅。"

 文化 -
教授表示"人只有在受到威脅時才會變得醜惡。我們的文化告訴我們怎麼去想一些事情,如把錢奉若神明,被照顧是丟臉的事,女人不夠苗條等等。這都只是文化賦予我們的想法。
在社會的一些規則我們要遵守,但我們要看重什麼,認為什麼才是正確,這些東西就必須自己選擇,不要受任何人或任何社會,為你決定這些事情。
教授又說道,我們要建立自己的文化,並為你所愛及愛你的人建立一個小社群。因為生命一開始時,我們是嬰兒,要求別人才能存活。到生命盡頭,你會變得像我一樣,也有需要別人才能存活,對吧?還有一個秘密:就在開始和結束之間,我們也同樣需要別人。

 寬恕 -
教授在最後的第12個星期說過,他後悔自己生命中的心懷仇恨、頑固執拗、傲慢,虛榮。這些有什麼好處呢? 我們為什麼會做出這些事來呢?
教授試過在他朋友死前也沒有寬恕他,到最後他就十分悔恨自己為什麼不能寬恕說他的好朋友。
我們也應該有寬恕自己沒有去做的事,亦寬恕自己早前做得沒有這麼好的事。因為這樣子對自己沒有半點好處。要同自己和好,也要和身邊每一個人和好
到最後,教授再一次談到了死亡。教授說:"死亡結束的是生命,不是關係。"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